現在登錄網址:開站緣起  --  「  心緣身外境  法相本常存  」
開站緣起 我要報名 請按這裡 為何跟我學 練拳學習程式 年度課程表 太極拳與太極操


太極拳與太極操區別
太極拳是很好的運動,強身益壽功能比其它運動有效。但是,太極拳如果不真正按要領習練,則強身益壽功能就不會有效果了。

所謂「真正太極拳」,一定要符合拳經拳論之要求:
第一、 要做到「寧靜專一,意志集中,氣沉丹田,全身放鬆」,這是最重要前提。
第二、 要落地生根,不可隨便一推就倒。
第三、 要「中定」為本,使百匯與尾閭保持垂直,也就是拳論中說:「命意源頭在腰際」。
第四、 主宰在腰,所謂「腳為根,腰為軸」。打拳時手要跟腰轉動。
第五、 要虛實分明,一處有一處之虛實,周身節節貫穿,不可有絲毫間斷之現象。
第六、 以意導氣,氣沉丹田,要慢,要緩,不可太驟,太急,要配合呼吸,要「細,長,靜,慢」。正如拳論說:「意氣君來,骨肉臣」,以氣運身,務令順遂,乃能便利從心。

除此以外,還要隨時注意「太極拳基本要領」即虛靈頂勁,垂脊正身,涵胸拔背,沉肩垂肘,鬆腰坐腰,圓襠曲膝,足掌接地,全身放鬆,一動全動等要求。

所謂「虛靈頂勁」其要領--要微收下顎,頸項豎起,頭自然上頂,合唇,抵舌,平視,丹息,達到清心凈念無我忘我之境界。

所謂「垂直正身」其要領--身軀垂正,重心落於基盤中心與地心收力方向一致,保持姿勢安舒,支撐八面。切忌,僵直、歪曲、俯仰、傾斜之不良姿勢。

所謂「含胸拔背」其要領--胸前肋骨要內涵,背脊骨要平,要自然,不可有駝背挺胸之現象。

所謂「沉肩垂肘」其要領--兩肩必須隨其重量下沉,兩肘要順其自然下垂,展腕伸指,行末梢。切忌有聳肩抬肘之不良現象。

所謂「鬆腰坐胯」其要領--要上承「垂肩正身」,下接「足掌著地」腰椎骨虛虛對準,兩胯微微沉坐。絕對不可有翹臀凸腹之不良現象。

所謂「圓襠曲膝」其要領—應注意兩膝撐開成圓形、並使膝關節微曲,切忌有夾襠,僵膝之不良現象。

其它各項要領從略請參考各種教材。太極拳為內功拳,由內而發,「以心行氣」和「以氣運身」,身隨氣動,動而守中,都是指丹田之氣。丹田是臍下一寸三分的部位;其中的微氣,就是丹田之氣。打太極拳就要在做好虛靈之時,運行丹田之氣於左腰,丹田、右腰三者之間。氣行的路線,依架式變化的需要而定—平時多虛心學習與研究,心中自有所知;習練時依所知要領去行氣,就不會錯了。

「以氣運身」就是:由丹田之氣的運行,任其自然地帶動身體各部--氣在左腰、丹田、右腰三者之間運行,必會自然地帶動腰胯;腰胯動了,必會自然地帶動軀幹;軀幹動了,必會自然地帶動頸頭和四肢。所以,頸、頭、四肢之動,如果不是由軀幹之動自然地帶動,就是錯誤;軀幹之動如果不是由腰胯之動自然地帶動,就是不對,腰胯之動如果不是由丹田之氣的運行而自然地帶動,也是不正確的。

任何運動都能益身,不過,益身功能的大小並不一樣,身上受益之處多者,是益身功能大的運動;身上受益之處少者,是益身功能小的運動。太極拳如果打得正確,身上無處不受益;所以,真正的太極拳,是「益身延年、永保青春」最好的健身法,是百利而無一害也。

太極拳打得真正時,一因虛靈而鬆透,全身上下裡外所有器官,所有組織的每個部位和每個角落,都鬆到極限,各處的大小循環管道無受緊壓而使血液暢通無阻;二因其運動方法特殊,增強體能彈性活力,並能配合呼吸,可使內分泌平衡,增進抵抗力,減少疾病。

一般運動因不能做到一面運動一面保持遍體鬆透,所以身上仍有一些部位得不到運動效益。這此部位,就是一般運動的運動死角。太極拳打得真正時,就不會有運動死角了。

有太極拳其表其名,而無太極拳其實的運動,一般人稱之為「太極拳操」或「太極操」。所謂「有太極拳其表其名」,即指:慢慢地動手足和軀幹,裝模作樣地端擺太極拳架式,不但架式外表與太極拳相似,而且架式名稱與太極拳相同。所謂「無太極拳其實」,即指:不具有太極拳的特質—鬆、沉、柔、勻、圓。

太極拳操不是真正的太極拳,兩者的益身功能當然不一樣。種瓜不得豆,做太極拳操,想得真正太極拳的益身效果,是不可能的。
選自:https://pttnews.cc/819e546b6f


太極拳傷病論,錯練是病、久誤則傷!
今天要說的這個傷病論並非是說太極拳如何防止疾病,而是闡述錯練是病、久誤則傷之傷病論!

有人會問了:練太極拳還會受傷、生病嗎?專家不都說了,太極拳可以防病養生嗎?不錯!專家隻說對了一半。所謂的專家在做節目的時候一般都會避重就輕的說好處,而迴避一些負面的問題。一些正直的太極拳傳人才會在做節目的時候說一些注意事項,而且會反覆強調,不過說的也不會太多。其實他們不說,或者是少說的原因是,你只要練的對就不存在太多的傷病問題。只要你按照要領去做一般都不會太傷身。

有的人又會問了:我練拳幾十年了,就是按照我自己的習慣去練的,也沒出現什麼毛病,而且身體也越來越好。不錯!您是從中受益了,但我個人認為跟太極拳沒有什麼直接的關係。

為什麼我這麼說?原因有三:
1、您平時鍛煉的時間不足。練十分鐘拳,而且還是弔兒郎當的。然後再聊一個半小時的閑天兒。所以連基本疏鬆筋骨的效果都沒達到,根本不存在傷身的問題;

2、您美其名曰練太極拳,其實是出門去聊天。但是聊天也起到放鬆精神、疏散心結的目的,所以您覺得多年來這樣練拳達到了養生的目的。其實跟太極拳沒什麼關係;

3、您的自由散漫式練拳風格在不傷身的基礎上,同時也保護了您在錯誤的姿勢中的骨骼肌肉負荷。彆扭就鬆散一點,不舒服就調整,這是人的本能,在不認真的時候會自動表現出來。這有效的保護了您自己的身體。雖然練不出功夫,但是也不至於傷了自己。

之所以傷,主要就是傷那些刻苦認真,但是沒有真正師承的自學者。他們刻苦認真、勇於實踐和摸索,經常一個動作反反覆復的練,直到自己滿意為止。這種練法是好事同時也是壞事,對於有師承的人來說就是好事,因為他練的正確。但是對於那些沒有師承的人來說可就是天大的壞事了,因為他的動作不標準,甚至有的動作根本就是錯的,反反覆復的去練同一個錯誤動作,其結果就是,功夫沒練出來,身體還受到了傷害。

有的人不練單式,也不練功法,只是每天練練套路,這也會傷身嗎?會的!只要你是一套接一套,沒完沒了的練,白天也練晚上也練的人,只要是練得不對,身體傷害是很大的。但是短時期內你察覺不到。因為太極拳的動作舒緩輕柔,即使練得不對,身體也不會預警。就像現在的電腦病是一樣的,你即便姿勢不正確,身體也還是感覺很舒服,但是時間一長,毛病就出來了,而且你還意識不到是怎麼來的!只是覺得難受,又說不出個所以然。因為我父親是中醫按摩大夫,所以我見過很多練太極拳練壞的病例,往往他們自己都不承認是練太極拳練出來的毛病。我父親也是練武出身,我也是練武的,是不是練拳練出的傷,一看就清楚。

這些因為練拳身上傷病累累的人,一般分為兩類:
第一類:玩競技打比賽的人。這類人急功近利,為求名次不擇手段。本身簡化拳、競技拳就有它的不足之處,只是作為推廣和普及用的。就像是新食品的試吃品一樣,好吃誘人,但是不管飽,裡面添加劑、香料特別多,吃多了傷害身體。您還拿他當個寶似的玩命的練?甚至我還遇到過極其崇拜競技太極拳的人,完全不了解傳統太極拳,但是吹噓起競技太極拳來,那可是雲裡霧裡、玄之又玄,句句離不開「真功夫」三個字。真不知是該說他「無知」好,還是說他「愚昧」好。

第二類:想練好身體,可是事與願違的。這類人太迷信太極拳的治病功能,以為太極拳是靈丹妙藥,不管什麼病只要練練太極拳就能治好。甚至有的人把練「氣功」的那種惡習也套用在太極拳中,逐漸斷葯、氣場、組場、靈光、等等,歪門邪道的理論一股腦的全都來了。你們這種人要是能把病練好了,我周字倒過來寫。身體沒練好,您在煉成「大仙」,一定要注意啊,千萬別瞎練、胡練。身體有病看醫生,身體恢復到一定程度之後,需要物理康復的時候再去考慮太極拳。而且要循序漸進,不要玩命練,不可能一天之間百病全消。

為了讓大家知道什麼叫傷,如何成病,先從腳下開始說起。

翹腳尖,擰來掰去,時間久了腳踝骨就出毛病。太極拳有翹腳尖的套路和動作,不是不讓大家翹腳尖,而是要知道為什麼翹腳尖。大部分的翹腳尖動作都是「踏腿」,也就是預備隨時蹬踏的姿勢。太極拳的腿法大部分都是「暗腿」隻表意、不做實,但是隨時可用。只要是明面上的腿法,都屬於「逃腿」。失去了「蹬踏」的意念,也就失去了實際的勁力,腳和腳腕鬆趴趴的,再加上動作運轉,久而久之不傷才怪。

接下來再說膝蓋,除了弓步腿,馬步腿以外,我看很多人都是把虛腿伸的直直的,這就是傷。膝蓋是放鬆了,但是您別忘了您還要運轉的,一鬆一緊、一擰一裹,您的膝蓋受得了嗎?實腿膝蓋要對準腳尖,虛腿膝蓋也要對腳尖,膝蓋歪歪扭扭做動作這是通病了,也許大家都知道,但是虛腿要防對方踏膝這是重中之重。膝蓋要有掤力(系謂之弓背),太極拳身體各處都要有掤力(即所謂身備「五張弓」是也),膝蓋鬆鬆垮垮,伸直了給對方踩,這就等於是在自殘。

再接下來是胯。膝蓋過腳尖也是病,但是我上面沒說,留到了這裡,因為這種毛病來源於胯。胯不沉,挺著胯直接走膝蓋不但給膝蓋巨大的負擔,而且對上身軀幹也沒有好處,前胸後背全都是僵的。這樣的拳說好聽點像是腰上有病,說的不好聽點您是房事過度習慣成自然了。

說腰。腰和胯是分不開的,你胯不沉下來,說了腰也是白說。男的愛挺胯、女的愛翹臀,這都是臭毛病。挺胯我不說什麼了,就一句話:欠挨打。女的翹臀不好糾正,甚至有的男的也愛犯這樣的毛病。腰眼往裡摳,後背就像是躺在沙發上,屁股撅得老高,不但骨骼受壓,肌肉也是僵硬無比的。這樣的毛病記住了,回去多蹲著,就像是小時候蹲牆頭、蹲門檻一樣的,或者找個小馬扎,想坐著就坐馬扎。像大爺似的坐沙發、坐高座您一輩子也練不出來。

說完腰說背。說後背就不能不說前胸,想把後背鬆出來,必須學會前胸的貼附勁。前胸有了貼附勁,後背才能鬆開。說白了也就是身體的向前張力,有了進攻意識你就會有向前的張力。有了張力再練貼附力就好練了。腰背向前用力傾斜5度,不要過大,不用力自然站立時腰背是直的,但是你要是站樁或是練拳,不用力傾斜感覺是直背,但其實是仰著的。不信你就自己去照照鏡子看看。要做到勁灌脊背就必須放鬆脊背的負擔。

說完後背說肩膀。含肩、聳肩都是病。夾肩、摳肩更是病!沉肩墜肘,不是讓你把腋窩夾起來,肘開了肩自然就會沉,而且腋窩也不會夾起來。

說到這就不能不說肘了。肘要圓撐,但是肘尖不能向外,要向下。這都是練出來的,要不怎麼能叫功夫呢?

手。手腕、手掌、手指,都有要領的。手腕不要塌,要貫通內外。掌要圓掤,不能僵硬。手指要自然舒展,大指外分,虎口張開,在不能自然運化之前,要練手功。四指併攏向後翹起,大指外翹,虎口圓撐。時間久了自然出功夫。我見過很多學生,一上來最差勁的就是手掌,軟趴趴活像個雞爪子。什麼是掌什麼是爪都分不清楚,太極拳是軟功夫,但是也沒叫你手無縛雞之力啊?尤其虎口張不開的,真是大有人在。

頭。頭要正直,虛靈頂勁,舌抵上齶,鼻子呼吸,細入丹田。

以上說的這些,只要是錯一點,就是病。久而久之就成傷!

還別不拿這些不當回事,別認為您拿了幾個獎狀,得了幾個名次就是權威了。即便是國家級太極拳冠軍身上的毛病也多的是。老拳師、正宗傳人身上多多少少也都有些毛病的,人無完人。正經的師承、正規的拳法、正規的指導,總體來說病要少得多,傷就少得多。但是追功夫、講實用的人除外。練苦功夫沒有不傷身的!

下面例舉練功時的相關不宜人群與注意事項:

1、腰腿痛患者不宜練「站樁」功夫;
在內功修鍊中有一個比較普遍的方法叫「站樁」功。從健身的角度來說,是有氧運動的好方法。但是更多的作用是功夫中內功的一種修鍊方式。特別是如果步法比較大的話,對腰腿痛病友來說,可能會加重你的病情。人的腳板為什麼這麼寬大,因為它是用來承受全身負荷的,從下肢運動生物力學的原理來說,如果我們走路,運動,全身的重力都放在腳板上,那麼腰部、骶髂關節、膝蓋就不承受負荷,就容易放鬆。所以我們要懂得偏沉則隨,雙重則滯的道理。偏沉時人體的重力就容易直接放在腳板上,步法比較大的雙重步法,則重力必須經過腰部、骶髂關節、膝蓋承受負荷,然後才會到腳板上,所以,本身患有腰腿痛的患者練步法比較大的「站樁」功,會加重病情或者難以痊癒。

2、腰腿痛患者練「金剛搗碓」式時不要發力;
陳式太極拳有一個動作叫「金剛搗碓」,這個動作是陳式太極拳的一個招牌動作,其特點就是震腳。也是陳式太極拳的一種練功方式。根據「下肢運動生物力學分析」該動作「較大的地面反作用力引發較大的股四頭肌力和脛骨近端向前的拉力從而增加前交叉韌帶負荷。」是造成該流派膝關節損傷的重要原因。所以,修鍊陳式太極拳的病友,在做「金剛搗碓」時,不要發力,否則會加重你的病情!

3、練楊式太極拳必須重視的問題——弓步式;
很多太極教練要求膝蓋頂部,俗稱「膝尖」與腳尖上下垂直於地面對整齊;弓箭步在楊式太極拳中佔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基本上佔據步法的三分之一。如果練拳中膝尖與腳尖上下垂直於地面甚至超過腳尖,就會「較小的膝關節角合併較大的髕韌帶與脛骨夾角和前交叉韌帶傾斜角會增大韌帶負荷」造成膝關節損傷。這是練楊式太極拳必須重視的問題。

《楊氏太極拳詮真》(陳龍驤、李敏弟:整理李稚軒先生遺書)第4頁就明確提出:「每逢弓步式,在前之腿,小腿宜垂直,腿尖向前方:在後之腿還宜伸直,但不可過挺,以稍有含蓄為對:腳尖宜往裡扣轉約45度,重心落在前腳的是七成,落在後腳的是三成。」
選自:https://pttnews.cc/f87de59a02


為什麼練太極拳即使大汗淋漓,也不會氣喘噓噓?
很多人跑步、爬山時會氣喘噓噓,練得滿頭大汗,更是喘得厲害。然而打太極拳卻不同,即使大汗淋漓,也不會氣喘。這是為什麼呢?

答案在這裡:
首先:它含有陰陽互動的豐富內涵。
太極拳的套路動作中有許多是陰陽互動的。太極拳中的動中有靜、靜中有動、虛實開合等,都是這種陰陽理念的一種體現。陰陽學對於人體也很重要。中醫認為,陽盛則「火」旺,乃發燒;陰盛則體虛,乃盜汗。打太極拳通過有規律的自我調節,使體內的陰陽趨於平衡,雖運動量大,卻不氣短。

其次:通經活絡是太極拳的另一運動特徵。
經絡是人體氣血運行的通道,它聯繫臟腑肢節,營養肌體,布滿全身。太極拳中的「運勁如抽絲」、「舉步如貓行」;套路動作中的弧形和螺旋式的伸縮展轉,以及「節節貫串」、「一動全身無有不動」等,都是對經絡學的良好運用。因動作緩,打過幾套拳後時常感到全身很輕鬆。

有的專家用現代經絡測定儀器對打拳者進行生理測定,證明打拳時人體的微循環是漸進式加快,生理機能的改善也與其他運動有很大的不同。在國際競技體育項目中,曾出現世界頂級運動員猝死賽場。因其超常的發揮,使得臟腑負擔加重,受到損傷。

打太極拳則強調鬆、靜、「湧通表理」、「以意行氣,以氣運身」,把練意、練氣、練身有機地結合起來。它通過動作與呼吸的協調、加強內臟的機能,使身體內壯外強,對健身有很好的功效。因此,與其他運動形式不同,許多人修鍊太極拳時,雖然出汗卻不氣喘。

正因為太極拳有許多其他運動形式無可替代的優勢,所以在我國傳統國術中,它形成得最晚,而發展最快。不僅國人練,許多國外朋友也練,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它是通向健康的「護照」。
選自:https://pttnews.cc/af2ecd6599